副产气源主要来自下列工业生产装置或生产过程。1.氨厂和制氢装置:在所有工业副产气源中,量较大也是较重要的一种气源是合成氨或氢气生产过程的副产气。在用煤、石脑油、天然气或重油生产合成氨原料气或氢气的过程中,将产生富含二氧化碳的混合气,因所用原料和制气方法的不同,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不同,一般为15~30%。为了制取合成氨工业所需的氢氮气或制氢装置所需的纯氢产品气,必须将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脱除并加以回收。在中国,除石油化工的大型制氢装置外,共有不同规模的氮肥厂一千多个,1988年,合成氨年产量为1.979×107t,每生产1t氨,可以副产1.2 ~1.3t 二氧化碳。从合成氨原料气中提取二氧化碳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中国小型氨厂用氨水吸收法将二氧化碳直接用于生产碳酸氢铵,大型氨厂和部分中小型氨厂将回收的二氧化碳用来生产尿素。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共聚生产可降解塑料。闵行区焊接用二氧化碳配送中心
国外相关技术进展: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盐,90%效率直接做燃料。2023年10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新的有效工艺,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盐,类似于氢气或甲醇一样可用于燃料电池供电。甲酸盐是一种液体或固体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主要用于道路和人行道的除冰剂。该化合物具有无毒、不易燃、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特点,并且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稳定存储在普通钢罐中。这项新工艺成果已发表在《细胞报告物理科学》杂志上,并已在小规模实验室中取得成功。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的方法通常涉及两个阶段:首先进行化学捕获气体并将其转换为碳酸钙等固体;接着加热该材料以将其转化为所需的燃料原料。然而,第二阶段效率通常较低,只有不到20%的气态二氧化碳能够转化为所需产品。而较新工艺的转换率高达90%,消除了对低效加热步骤的依赖。宝山区食品用二氧化碳配送中心气调包装中充入二氧化碳延长肉类保鲜期。
2023年8月13日,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副研究员杨建刚正在做人工合成己糖实验 金立旺 摄除了高效,研究成果的另一大突出特性是精确。换言之,想合成什么样的糖,在实验环节就能人为控制。“这是人工碳水合成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认为,这项研究是应对复杂糖结构、实现人工精确可控合成的新突破。德国科学院院士曼弗雷德·雷茨就论文给出的评价意见认为,从二氧化碳转化为糖是特别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一成果提供了一种灵活性、多功能性和高效性的糖合成路线,为绿色化学打开了一扇门。
2022年3月,国际有名期刊《自然·催化》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一项较新研究成果。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并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油脂)。这一成果由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完成。根据研究,研究团队可以通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或油甚至脂肪酸一个催化过程。这项研究完全可以人为控制,可以突破很多外界的制约。未来通过对电催化和生物发酵的进一步研究,实现这两个平台的兼容和兼容。未来有可能合成淀粉以外的色素,生产药物等。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下合成甲醇燃料。
含碳燃料燃烧法: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等含碳燃料生成二氧化碳,典型反应为CH₄ + 2O₂ → CO₂ + 2H₂O。此方法需配套脱硫、脱水等净化装置,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等已有燃烧设施的场所。缺点在于气体成分复杂(含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提纯成本较高,且直接排放会导致碳排放超标,需结合碳捕集技术使用。工业副产气体回收:合成氨废气回收:在合成氨工艺中,原料气经变换反应产生的含CO₂废气(浓度约15-20%),通过碳酸钾溶液加压吸收-减压解析工艺,可获得纯度99%以上的食品级二氧化碳。钢铁厂尾气回收:高炉煤气中CO₂含量约20%,采用低温甲醇洗或变压吸附法(PSA)分离提纯,此类方法兼具环保价值与经济性。食品加工中用二氧化碳延长保鲜期,抑制细菌繁殖。宝山区食品用二氧化碳配送中心
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人体缺氧窒息,密闭空间需通风换气。闵行区焊接用二氧化碳配送中心
工业二氧化碳的几大特性:化学特性上,工业二氧化碳是弱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而形成碳酸盐。这一特性使其在制造碳酸盐、碳酸氢钠等化学原料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它还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碳酸盐,这在工业废气处理和环境保护中有着普遍应用。环保应用上,工业二氧化碳可以捕集和储存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同时,向土壤中注入适量的工业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闵行区焊接用二氧化碳配送中心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